“用热泵重新定义世界的舒适感。”这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热立方过去22年里,正在悄然实现的现实。
当全球制造业面临“碳关税”倒计时,中国出口型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硬核考验:谁有能力节能减排,谁才能跨越这场绿色门槛,赢得下一张国际入场券。
热立方,正是那个走在最前的人。从2003年第一台直流变频热泵地暖机诞生,到产品走进德国、瑞典、芬兰、挪威等节能标准严苛的国家,热立方已经用22年时间,完成了一次从“热泵制造商”到“全球舒适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身份跃迁。
72国热销的背后,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这三张底牌——
底牌一: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极限挑战者”
2003年,热立方创始团队刚起步时,行业普遍认为,北欧市场不适合中国品牌——冬季气温低至-25℃,住宅结构复杂,用户对舒适体验极其挑剔,一旦产品运行不稳定,成本巨大。但热立方偏要“从最难的地方打开突破口”。
第一台产品出口就是芬兰,当地经销商至今记得,那台地暖机在寒冬中稳定运行18年几乎没大修过,成了小镇邻里口口相传的“中国奇迹”。
事实证明:能在北欧站住脚的热泵,几乎可以应对全球95%的复杂环境。所以,热立方的出口第一步,就是把技术“卷”到极致,把挑战变成样板。
底牌二:别人卖产品,它卖的是系统+场景+信任
热泵产品谁都会做,但做得再好,如果不能落地成“体验闭环”,很容易沦为低价竞争。
热立方看得更远。它选择走更难但更有价值的一条路:从“单机出口”转向“系统出海”。2025年德国ISH展,热立方展示的不只是产品,而是一个横跨家庭、商用、工业三大维度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从地暖到地冷,从除湿到热水,从泳池恒温到户式节能改造,从别墅到医院酒店……热立方正在重新定义热泵不只是设备,而是一种场景逻辑。在德国斯图加特的一栋百年老宅里,热立方团队联合本地工程商,将原本冗余的锅炉+空调+除湿系统,全部替换为一套热立方第三代舒适家系统,实现无风制冷、地面制热、恒湿恒温,仅运行半年,就让用户节省了近38%的能耗。
而这,仅是热立方全球上万个项目的一个缩影。
底牌三:从产品标准,到行业标准,再到绿色通行证
碳关税的实质,是一场“技术与标准”的博弈。而热立方,早已提前布局。它是《空气源热泵地暖机》团体标准主笔单位之一,拥有CE、ERP、BAFA、KEYMARK、EHPA、MCS等多项权威认证;并在2024年,率先通过欧洲能源标签产品中心高等级评估,成为中国为数不多拥有“欧标入场券”的品牌。
更关键的是,它的“多热泵耦合系统技术”已被收录进中国制冷学会节能与生态环境技术目录,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可以说,从技术底层逻辑,到标准构建能力,热立方已经从“被动适配者”变为“规则共建者”。这意味着,在碳关税全面实施后,热立方不仅能继续出口,还能为海外合作方提供整套合规、节能、可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这才是72国热销的本质密码。
在很多人还在思考“热泵出海怎么做”时,热立方已经走在了前面。从中山起步,在佛山这一制造重镇扩建基地,并在土耳其建厂,逐步形成了面向全球的产业布局。
热立方出口海外22年,逐步成为热泵采暖出口第一,从单品制造到系统输出,从响应碳关税到制定绿色规则,它一步步走出了一条技术立身、标准突围、模式领先、服务成网的中国热泵品牌升级路径。
72国热销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智造与全球趋势正好交汇的结果。这场绿色突围战还在继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热立方,已经在全球舒适生活版图上,刻下了属于中国品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