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香港理工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以下简称“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未来双方将依托孵化中心,面向全校科研人才搭建以鲲鹏、昇腾为技术路线的创新合作平台,加强产教融合,孵化引领世界的科研创新成果。
签约仪式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罗夏朴和华为计算高校科研与人才生态发展部部长崔玫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应用数学系主任孙德峰、深圳研究院院长张成奇、资讯科技总监王少康、电子计算学系、应用数学系、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知识转移及创业处以及香港代表处企业业务总经理王绍潼、华为香港代表处ICT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毕进军、香港研究所、香港代表处等相关负责领导及专家出席活动。
揭牌仪式
滕锦光在致辞中指出,香港理工大学始终致力于培育拥有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视野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专业人才及社会领袖,同时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紧跟技术前沿,学校确立人工智能为优先发展领域,成立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的同时,着力引进顶尖人才。香港理工大学加强与华为的合作,是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号召的重要举措。过往,华为与港理工已经在通信、算法、材料等领域建立了多项合作,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合作步入新阶段。未来,希望与华为携手引领技术突破,共同助力数字中国、AI中国的建设,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滕锦光
汪涛表示,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优势显著,华为将持续深化与香港高校的合作,特别是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双方将整合前沿科研创新资源,共同推动计算产业生态,并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此次孵化中心的成立,华为将充分发挥在算力、算法及数据领域的优势,支持香港理工大学开展前沿科技突破性研究,助力其在前沿科技探索与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选择。同时,生态是计算产业的基础,华为技术生态上践行“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战略,人才生态上打通高校培养与企业实践通道,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作为华为在香港落地的首家科研生态共建合作伙伴,华为将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基于鲲鹏、昇腾生态开展深度协作,持续攻关关键技术,共创世界级创新成果。
华为常务董事 汪涛
张熙伟表示,自2019年后,华为全力投入自主计算产业建设。历经六年发展,鲲鹏和昇腾已在国内逐步构建起涵盖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一套完整的开源开放生态体系。他提及近期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宣布昇腾异构计算架构CANN将全面开源开放,Mind系列软件与工具链全面开源,并于2025年底前完成。面向大湾区算力生态建设,华为计算选择香港理工大学为重要的高校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建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华为视此合作为高校科研生态发展的重要平台,承诺全力投入资源。双方将基于现有算力平台与课程改革基础,重点攻坚科研与人才培养,为自主创新算力生态奠定基石。
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 张熙伟
在议题分享环节,崔玫芳介绍了华为计算产业进展和高校生态实践。未来三年,华为将构建鲲鹏昇腾创新发展体系,支持中国高校科研自主演进,培育顶尖人才,孵化世界级创新成果。之后,罗夏朴详细介绍了孵化中心的功能定位、管理运行、算力体系、代表性研究项目等情况,积极鼓励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实际应用,致力于培育具备前瞻视野及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
数智时代背景下,计算产业既是支撑上层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又是科研创新的沃土,尖端人才培养的“蓄水池”。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定位为基于鲲鹏、昇腾技术路线的校级生态合作平台,它将围绕大学计算产业前沿课题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为产业输出高质量鲲鹏昇腾创新人才,孵化和培育根植中国的世界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