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泡泡

维信诺 pTSF 技术量产:“中国屏” 引领全球AMOLED进入第四代材料纪元

  • 2025-10-31 15:30:23
  • 超级管理员

随着消费移动电子设备市场进入 “体验为王” 的时代,用户对屏幕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分辨率、刷新率等基础参数,而是更看重色彩表现、续航适配、使用耐久性等综合体验。在此趋势下,全球显示产业加速向 “超高清、全场景、低碳化” 转型,而 AMOLED 技术凭借柔性可塑、高对比度、低功耗等优势,成为移动设备显示方案的核心选择,其技术迭代与产业落地,直接影响着全球显示产业的发展格局。
协同创新,产学研共铸 “中国屏” 技术高地
       作为 AMOLED 领域的中国领军企业,维信诺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联合清华大学及国产材料厂商,在 OLED 材料器件领域发起技术攻坚。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发布第四代 pTSF 材料器件体系,该体系从发光效率、色域覆盖、器件寿命三大维度进行全面升级,既实现了更纯粹的色彩呈现、更低的能耗,又延长了屏幕使用寿命,且已正式实现量产商用,为 “中国屏” 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增添了核心筹码。
技术突围,重新定义AMOLED性能基准

在 OLED 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同时实现OLED高效率、长寿命及高色纯度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问题。相比传统OLED器件,第四代pTSF器件技术引入了多重能量传递模式,最终由荧光发射体发光,实现了100%的内量子效率利用,而且应用pTSF技术的器件激子寿命实现了从微秒到纳秒级的跨越,抑制了器件内的激子湮灭和淬灭过程,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并且可以实现更高的色纯度。

2025 年 SID 展会作为全球显示产业的 “风向标”,维信诺在此全球首发高效率 pTSF 器件产品与宽色域 pTSF 器件屏体,其性能表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搭载高效率 pTSF 器件的屏体,功耗较传统器件降低超 12%,寿命提升 15%, 以日常续航 10 小时的智能手机为例,搭载该屏体后可额外增加 1.2 小时使用时长,有效解决了移动设备 “屏幕耗电快” 的痛点。而宽色域 pTSF 器件屏体则在色彩还原上实现突破,能够覆盖 DCI-P3 色域(>99.5%)与 Adobe RGB 色域(>99.5%),色彩精准度达到专业设计级水平,可满足影像创作、图形设计等专业场景需求,同时能耗降低超 6%,寿命提升 20%。目前,高效率 pTSF 器件已率先完成量产,开始批量应用于各类移动电子设备。

维信诺的技术突破,离不开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支撑。作为我国 OLED 产业的先行者,维信诺的技术根源可追溯至 1996 年清华大学 OLED 项目组 —— 正是这段早期的技术探索,为公司积累了扎实的研发基础。截至目前,维信诺已申请 20000 余项 OLED 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 89%,专利技术覆盖材料、器件、工艺、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保护体系。在行业标准与创新成果方面,维信诺更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它是首个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累计斩获 20 多项全球 “第一” 的创新技术与应用,50 多项全国 “首创” 突破,还曾荣获显示产业唯一的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为中国显示技术创新的 “代名词”。

2024 年 11 月,维信诺举办的屏幕技术发布会上,清华大学段炼教授发表关于 OLED 性能提升的主题演讲,双方围绕 pTSF 技术的研发细节、应用场景展开深度交流,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合作。事实上,pTSF 技术的突破正是双方长期合作的成果,清华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与维信诺在产业化落地方面的经验形成互补,加速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实践证明,pTSF 技术在色纯度、效率、寿命等关键指标上的优势,不仅验证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性,更为 “中国屏” 的技术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维信诺第四代 pTSF 材料器件体系的量产商用,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跨越,更推动 “中国屏” 实现了从 “技术领先” 到 “产品领先” 的关键转变,在全球显示产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成果标志着 “中国造” 在 AMOLED 领域已彻底摆脱 “跟跑者” 的身份,凭借自主创新成为行业 “引领者”,未来将持续推动全球显示产业的技术变革,让 “中国屏” 在全球市场绽放更大光彩。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