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168

天硕工业级宽温存储方案:智能SLC模式助力关键领域国产化替代

  • 2025-11-18 11:45:09
  • 超级管理员

天硕(TOPSSD) G40  M.2 NVMe 工业级固态硬盘采用自研主控及全链路国产化替代方案,可在 -40℃~85℃ 宽温范围内稳定运行;遵循国家军用标准进行设计验证,在抗冲击、抗振动、防盐雾腐蚀及强电磁兼容等关键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更能胜任严苛环境下的长时任务。它支持 smartSLC® 天硕®智能SLC模式,可在异常中断或系统干扰时维持数据一致性,有效避免逻辑损坏与文件系统异常。系列产品长期服务军用嵌入式计算机、指挥控制系统、雷达、电子对抗、轨道交通与高端工业自动化等关键应用,是舰载、机载、装甲车辆等装备的核心存储部件。


本文将带你了解天硕®智能SLC模式( smartSLC® )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


哪些情况下需要pSLC模式的工业级SSD?

存储单元实际上是通过电压阈值来区分“0”和“1”的。在SLC模式下,只需区分两种状态:写入/未写入。信号间距宽,误判率低,擦写负担小。而在TLC模式下,需要区分8个电平,每个电平之间间距非常窄,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出现漂移,写入次数越多,误差越大。


Pseudo-SLC(pSLC)模式通过让 MLC/TLC 颗粒仅写入 1bit 数据,模拟单层单元(SLC)运行,是业界用来显著提高闪存颗粒耐久度和稳定性的通用方法。在实时数据采集、黑匣子、战术/指挥记录、高频日志写入、雷达等典型场景,意义重大。


但pSLC模式并不是“越好越用”的万能钥匙,厂商通常需要通过牺牲可用容量来保证耐久。可用容量因此会下降约20%~50%(具体取决于实现策略),使得单位存储成本显著上升。对于以读取或偶发写入为主、容量敏感或预算紧张的项目,这种损耗未必划算。


综上,是否启用pSLC模式,应由工作负载特性、容量与成本约束、以及任务的关键性共同决定。天硕(TOPSSD)在业界通用pSLC模式的基础上推出了 smartSLC® 智能SLC模式,通过自研主控与固件深度调优,大大增强设备的写入寿命、稳定性与温差适应能力,尤其适合长寿命任务场景。


天硕®智能SLC模式的原理与特色

传统 pSLC 模式虽然能显著提升闪存耐久性,但其固件实现往往较为固定,无法根据任务负载灵活调节。更重要的是,常规 pSLC 模式多基于第三方主控平台,缺乏对写入行为的深层掌控,难以在异常断电或电磁干扰下维持数据一致性。天硕®智能SLC模式(smartSLC®) 正是针对这些局限,从控制器底层重新定义了 pSLC 的实现逻辑。


(1)动态阈值控制优化

普通 pSLC 采用固定电压阈值,无法应对温度变化带来的电子漂移。smartSLC® 通过自研主控实时监测闪存电压分布,动态调整阈值与编程电压幅度,使信号间距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高温、高载条件下的电平重叠与误判,实现在不同环境下保持最佳写入窗口。


(2)全栈国产化架构协同smartSLC® 的算法、固件与主控芯片均为天硕自研。相比依赖外部SDK的通用 pSLC 模式,天硕®智能SLC模式 优化了闪存单元的充放电曲线,降低编程电压强度与脉冲次数;在两种稳定电平间完成写入,减少浮栅电荷注入对氧化层的损伤,使每个存储单元在保持高速写入的同时显著延缓老化。


更懂关键任务的天硕工业级SSD

天硕®智能SLC模式 让天硕工业级固态硬盘的用户在性能与容量之间获得更灵活、可控的选择。而在更广泛的工业环境下,天硕还通过系统级优化,确保产品在各种极限条件下仍可稳定运行。


在工业与军用领域,存储设备不只是数据载体,更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命线”。天硕团队从主控架构、固件算法到闪存管理策略,全栈自研、全链路国产化,构建出更懂关键任务需求的工业级SSD体系。


关于天硕(TOPSSD)

湖南天硕创新科技有限公司(TOPSSD)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专注于高可靠、高性能存储技术的自主创新。公司立足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航空、航天、国防和高端工业等关键领域,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核心存储解决方案,切实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与运行稳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与方案咨询,欢迎访问 湖南天硕官网https://topssd.com/,或在京东搜索“天硕官方旗舰店”进行咨询与选购,我们的技术团队将为您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