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11”购物节圆满收官,这场年度消费盛宴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变革特征: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导向、以商业效率为优化目标。电商平台的促销节奏从脉冲式爆发转向常态化营销,消费者告别熬夜抢购的焦虑,拥有更充足的决策时间。促销规则也大幅简化,官方立减、一件直降取代复杂满减,精准化让利成为主流......在这场变革中,本土护肤品牌如何突破重围?董俊姿执掌的美妆品牌以十年深耕的硬实力,交出了一份品质突围的答卷。
从400万到10亿,董俊姿以长期主义重构增长逻辑
2013年,董俊姿团队首次参与双11,24小时销售额突破400万,全公司沸腾。彼时,中国电商平台正处于增量市场爆发期,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初步形成。然而,董俊姿并未沉醉于短期流量红利,而是选择了一条慢功夫之路。以十年为期,投入敏感肌领域的基础研究,从云南高原青刺果到马齿苋,筛选出6500余种药用植物,将传统植物成分转化为专利活性物,构建起从原料到产品的全链路科研壁垒。
这种长期主义在后来的“双11”迎来爆发:品牌4小时成交额破10亿,连续5年上榜天猫美容护肤类目TOP10,更四度蝉联天猫金妆奖。董俊姿的秘诀在于“去套路化”:当行业沉迷低价内卷时,他坚持用5-10年孕育一款战略性爆品;当市场追逐流量游戏时,他以医研共创模式深耕产品力,与医院皮肤科专家合作,将临床经验转化为舒敏、保湿、修护的核心产品线。“敏感肌护理不是概念堆砌,而是需要深刻理解皮肤生物学机制。”董俊姿团队通过50项专利、128篇学术论文和15份专家指南,将“科学本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医研共创+数据驱动,董俊姿的感性理性双螺旋
董俊姿的营销策略独树一帜:感性叙事与理性分析的“双螺旋”模式。一方面,他要求营销团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描绘敏感肌在换季、熬夜、压力等场景下的痛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递产品适用场景;另一方面,数据团队建立自有数据仓库,分析用户行为偏好,指导产品研发与投放。例如,针对Z世代消费者,品牌以“场景化营销”精准对接需求:推出“敏感性皮肤PLUS”产品线,覆盖美白、抗老等高阶需求;通过大单品策略传递核心价值,再用第二、第三单品强化认知。在渠道布局上,董俊姿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线上以天猫、京东为主,通过严格价格控制和多样化营销确保销售额稳定增长;线下加快拓展OTC药房和CS化妆品店,并开设专柜店和体验店,提供专业咨询与便捷服务。
未来之美,正在中国土壤中孕育出改写行业规则的生命力。2025年“双11”的变奏曲,为本土护肤品牌敲响了警钟。流量红利终将消退,唯有以品质为根基、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董俊姿和他的团队用十年时间证明,中国美妆能改写市场规则,更能在全球舞台上讲述科技+自然的中国故事。